
同样是联赛,一直不断易名抬高身价、可是水平却越向下走的足球联赛,每年都有上千万令吉经费送上门,全因“有力人士”在背后撑腰,说要职业化、说要专业化,可是球员被欠薪、球队经费不足的新闻不绝于耳,大把大把钞票都不懂花到哪儿去。
一直高喊“一个马来西亚”的口号,可是走入民间却依然看到肤色不同有着不同待遇的情况,篮球在过去多年虽然有个“大靠山”每年付出一笔看似钜款却不够用的“伙伴金”,随着因为篮球依然被标榜为“华人运动”而在合约届满后可能“分手”,届时只会更苦不堪言。
其实这几年,非华裔积极参与篮球运动,从街头耍乐到组队参赛,之前所播下的种子已开始萌芽,尤其是三人赛的踊跃反应,三大民族同聚一堂较量,从场内到场外的热闹气氛,远比官办的街头足球、吵翻天的演唱会、滑板耍酷之类的单一族群活动来得成功。
篮球联赛在这几年都把赛站分布在不同州属,虽然赛期只是短短一个月,可是从东马到北马、南马到中马,入场观众不仅三大种族,还包括喜爱篮球的外籍人士,支持率其实不差,而且场内也打得精彩,只是欠缺更大笔的钱去宣传和包装,而且也很难得官方的认可,所以只能说,民办球赛,悲哀……
(南洋南言~笨鸟先飞★7月5日)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